公益活动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 发布时间 2019-05-14 / 点击 0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中存在着很多的消极方面,如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导致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淡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独生子女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缺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生活条件优越导致的缺乏奉献精神、理想信念意识不强等。而这种现象通过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生活会收效甚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探索新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2012年初,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

公益活动作为一项道德实践活动,使高校的思想教育从传统的理论学习走向实践,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参与,能够把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将这种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形成自觉的道德习惯,变成自己的内在品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全新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公益活动:大学生走入社会的第一步

公益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它以公益精神为道德基础,以活动者的意愿为实践基础,以学生的普遍参与为发展基础,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实践育人功能。

1.提前接触社会、广泛了解基层。对于国情和社会的全面了解,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公益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基层的机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让学生在集体或社会熔炉中得到锻炼。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2.认识自我,正确定位。以服务和奉献为核心的公益精神,是个人对人生、对社会乃至全人类的一种积极态度。它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之一,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内容,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公益理念提倡每个人、每个集体都要与人为善,多一些宽容,多为他人着想,努力成为助人为乐的实践者。这些精神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清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需求来改造自己,坚定信念,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进而内化为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创造价值,奉献社会。大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公益组织,参加公益活动,自主选择权受到了尊重,内在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项变为双向,将服务社会与奉献爱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中创造了价值,把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奉献给了社会,使个体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和升华,获得了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

4.寓教于乐,陶冶性情。近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利益分配和西方思潮的影响,社会暴露出的道德问题也日渐增多,在个人利益的满足与驱动下,大学生缺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而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可以把自己的才智和热情用于帮助他人和促进社会的公益事业。目前高校的公益活动主要由不同性质的学生社团组织。社团自身的定位和服务宗旨,决定了社团的发展方向,也对社团成员产生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再把这些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塑造大学生的崇高精神,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增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5.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公益团队成员一般都来自不同的年级和专业,他们共同制定章程,共同策划方案,共同参与活动,共同总结经验,彼此的思想在相互碰撞中趋向统一和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获得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得到增强。

6.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参加公益活动的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管理组织能力、社会洞察能力、知识转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审美判断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均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7.培养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公益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和方式,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可以从心理上增强对社会目标的认同,并将此变为自觉行动,公民意识会有极大的提升。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部分,参加公益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

8.典型示范,感染同学。通过公益服务活动,众多的志愿者本身不仅在思想水平上有了提高,许多志愿者的精神也感染鼓舞了周围的同学,使公益精神延伸到了大学生群体中。因此,大学生公益活动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了典型示范和榜样带头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功能。

9.探索“公益创业”,拓宽就业渠道。目前,高校流行着“公益创业”一词,有些高校已经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比如湖南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公益创业研究机构“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探索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可行模式,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路。我校许多公益团队的负责人,通过在校期间公益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社会关系,毕业时在国家公益组织找到了就业岗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有大学生公益团队,并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公益活动,有些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比如2013年人民网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团队招募行动”,共有300所高校的600余支团队报名,总人数近万名,覆盖全国30个省市。组委会从主题立意、方案制定、可行度、对实践地贡献程度及所在地区等方面对所有报名项目进行综合评比,最终选出50支与支教助学、生态保护主题相关的重点团队,走进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活动。

我校公益活动近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由西北师范大学发起,甘肃省各高校及全国有关高校联合实施的以青年志愿者参与微公益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公益活动——“‘爱·尚’微公益”,先后有20几个项目团队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公益活动。其中的“‘爱·尚’微公益——拍卖愿望”实践项目、“‘爱·尚’微公益——温暖水杯”实践项目、“‘爱·尚’微公益——快门三秒钟”实践项目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电视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甘肃日报》《兰州日报》《西部商报》《读者》,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新闻网、每日甘肃网等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涌现出了丁岩、袁珂、张广义、邓兴耀等一大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公益人物,袁珂和张广义在公益组织找到了自己的就业岗位。

但目前的大学生公益活动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经费短缺,社会赞助存在风险。公益活动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现象。有些大额资助却存在资金陷阱,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公益慈善机构”的幌子,主动赞助学生公益项目,暗中拉拢学生,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2.活动分散,学生安全无法保障。学生开展的公益项目在时间和地点上均比较分散,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3.目标不清,有从众心理。有些学生公益素养相对较低,对公益的概念认识模糊,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不纯,仅凭自己的感性认知参与活动,有极大的从众心理,影响活动的开展进程和活动成效。

4.缺乏吸引力。有些活动方式陈旧、专业性不强,分工不合理,内容单一。尽管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有较强的积极性,但经常性参与同一种单调的活动,队员就会慢慢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活动虎头蛇尾,收效甚微。

 

如何正确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公益活动

1.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重在参与”的公益思想,使公益活动平常化、小型化、大众化。

2.建章立制,加强引导。制定规章制度,邀请专家对不同的公益团队,不同的公益项目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培训,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使公益活动专业化、丰富化、规范化。

3.保障安全,宏观指导。必须在保障学生和服务对象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必须要选派带队老师亲临指导,主要负责安全事宜,对实践内容可宏观指导,不必过多参与,以免束缚学生的手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远程活动必须要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征得家长同意。

4.加大宣传,消除顾虑。改善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境,消除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顾虑,提供更好的信息渠道,营造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置身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公益文化氛围营造上加大投入,及时与参与公益事业的市民及学生进行适度沟通,解决在参与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阻碍因素,从心理上解决后顾之忧。在就业不容乐观的形势下,改善公益组织的就业环境,解决就业压力,促使社会的和谐进步。

5.制定长远目标。学校领导和学生要共同探索微公益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活动华而不实,只注重临时的轰动效应,认真选择公益项目和服务对象,使活动收到实效,以此促进大学生公益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